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,春节刚过,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--元宵节。
正月是农历的元月,古人称夜为“宵”,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,也是一元复始,大地回春的夜晚,人们对此加以庆祝,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。元宵节又称为“上元节”。
按中国民间的传统,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,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,以示庆贺。出门赏月、燃灯放焰、喜猜灯谜、共吃元宵,合家团聚、同庆佳节,其乐融融。
元宵节也称灯节,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,到了唐代,赏灯活动更加兴盛,皇宫里、街道上处处挂灯,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、灯楼和灯树,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《十五夜观灯》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“接汉疑星落,依楼似月悬。”
宋代更重视元宵节,赏灯活动更加热闹,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,灯的样式也更丰富。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,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。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,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,盛况空前,除燃灯之外,还放烟花助兴。
“猜灯谜”又叫“打灯谜”,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,出现在宋朝。南宋时,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,猜谜的人众多。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,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。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,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。
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。元宵由糯米制成,或实心,或带馅。馅有豆沙、白糖、山楂、各类果料等,食用时煮、煎、蒸、炸皆可。起初,人们把这种食物叫“浮圆子”,后来又叫“汤团”或“汤圆”,这些名称“团圆”字音相近,取团圆之意,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,和睦幸福,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,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。
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“走百病”的习俗,又称“烤百病”“散百病”,参与者多为妇女,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,或过桥,走郊外,目的是驱病除灾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,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、耍狮子、踩高跷、划旱船扭秧歌、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。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,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,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。
February 15, 2008
February 13, 2008
终于。。。。终于!
在新公司做了一个月的闲人,白拿了一个月但没事做的薪水,连年都过了,终于,终于,终于。。。!我终于不再伤脑筋如何打发8.5小时了!开工大吉,的确,还真是个好开始。我要大声宣布:我终于有电脑了!
电脑是来了,唯一不足的是我还不能查伊媚儿。予着的啦!毕竟本公司不只人事部门是废的,IT部门也是半斤八两。今天真的有做工的感觉,充实多了!虽然工作还没上手,但总好过整天发呆、读书,闷到不行!今天的我感到好有满足感,哪怕只是那么一丁点的小差。嘿嘿!
电脑是来了,唯一不足的是我还不能查伊媚儿。予着的啦!毕竟本公司不只人事部门是废的,IT部门也是半斤八两。今天真的有做工的感觉,充实多了!虽然工作还没上手,但总好过整天发呆、读书,闷到不行!今天的我感到好有满足感,哪怕只是那么一丁点的小差。嘿嘿!
February 12, 2008
初七人日捞鱼生 庆生日
明天,大年初七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的“人日”,是人人的生日,也是春节大捞鱼生的旺日,大家都希望在“人日”这一天,越捞越高,步步高升。
一些推出鱼生的酒楼、餐馆,各种吉祥名堂的鱼生,花样百出,以吸引顾客,人日午餐、晚餐时刻,就可看到酒楼喊捞声四起,一片闹哄哄景象,充满新春佳节气氛。
春节吃鱼生,已成为本地华人独特的传统习俗,尤其是初七,这个被视为大家有份的“生日”,更是非捞鱼生不可,要越捞越高。
其实在“人日”传统习俗中,自古以来,就有多种象征吉祥的食物,大年初七“人日”要吃“七菜羹”、“及第粥”、“吃面线”等。希望能“年年丰收,步步高升”。
今天,“七菜羹”、“及第粥”已难得一吃。在本地,人日捞鱼生已成普遍现象,酒楼、餐馆在这一天,鱼生销量最兴旺、最抢手,处处都可听到喊捞声。
新春期间的鱼生名堂,非常讲究,都要有富贵、吉祥好兆头,最常见的有“发财鱼生”、“鸿运鱼生”、“富贵鱼生”、“兴旺鱼生”、“丰收鱼生”等。此外,还有特别用鲍鱼调制的“鲍鱼捞起鱼生”、“龙虾三文鱼生”以及专为吃素人士而备的“素食鱼生”。
鱼生所用的鱼肉,有西刀鱼、三文鱼及少数适合做鱼生的淡水鱼。由于鱼生都采用没有煮熟的鲜鱼肉,一些不敢吃生鱼的人,在捞鱼生时,只好点到为止,或只吃些瓜丝菜料,新春期间,大家都想捞个好兆头。
鱼生的花样多,最普遍的就是潮州鱼生和广东鱼生,作法、配料有所不同,吃起来各有特色和风味。调制鱼生时,把新鲜的鱼肉切成一片片,再配上瓜丝、果、菜及其它配料,倒入酱料,就是一道美味鱼生了。
有人认为,市面行情虽不景气,但对鱼生的影响不大,人日的鱼生,还是很抢手。捞鱼生时,往往多人围满一座,把鱼肉、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,大家站起身,挥动筷子,将鱼料捞动,口中还要不断喊到:“捞啊!捞啊!发啊!发啊!”,而且要越捞越高,以示步步高升。
February 11, 2008
天价的诊费! 我的天~~
初三那天,母亲大人患了喉痛然后接着发烧。班纳度吞了两粒,烧是退了但接踵而来的是伤风和咳嗽。没办法,只好去找医生求诊。但是,过年期间大多数的华人诊所都还未开工。到附近的住宅区绕一绕,终于找到一间印度诊所--苏日诊所。同样的流程:登记-待诊-诊断-领药。虽然只是普通的病痛 (伤风感冒发烧罢了)但是,珰珰珰珰。。。却有着超级不普通的诊费!不可思议的,诊费竟然高达RM124! 哪有上百元的诊费而且只是普通的伤风咳嗽?!再来,她又不是专科医生呢!付钱那一刻的我们都愣住了,下巴久久合不拢!晕!
药是吃了,病是好转了,但心还是在淌着血。。。
药是吃了,病是好转了,但心还是在淌着血。。。
鼠年快乐,恭喜发财!
除旧迎新,送走可爱的小猪,迎来灵鼠。时间过得好快,霎时已是初五了。今年拿了四天年假从除夕开始至明天初六,初七人日开工。算蛮迟的,但我爽,即使呆在家没事干。我不会像有些人认为:“反正在家没事做,不如回公司开工”。对不起,我绝对不会这么做,更何况现在的我在公司根本没电脑=没事干!
除夕当天接祝福简讯接到。。。。当然也转发简讯转到手软。早上替427洗了个靓澡,准备迎接新一年的到来。我才不会把它送去给人家洗呢!自己洗较干静,而且会被砍菜头的!坐地起价,至少增加两至三元。然后,再做最后一次的打扫包括扫地,抹地,吸尘等。。。母亲大人一大清早已埋头在厨房里准备团圆饭的佳肴。洗、切、焖、煮、炒、煲了一番,团圆饭及时在中午十二时前大功告成。今年,有鸭(冬菇焖鸭)、虾(番茄虾)、猪(海参焖猪肉)、春卷、菜(芥兰花+蒜)和药材清汤。
其实大致上每年的团圆饭都大同小异,今年不同的是把鸡换成了鸭。往年也有试过“围炉”但是需要准备很多材料,太花时间以及不符合经济效益呢!哈哈。。。虽说过年一定要吃鱼,年年有余,但一向来我家从不如此。晚上时间当然是守在电视机前,观看各地的倒数新年节目。看了台湾、香港、中国及新加坡的贺岁节目,个人比较偏爱台湾的。原因,新港的没突破,太过沉闷,没新意。中国的更加枯燥,民族舞、民族歌,闷嘞!台湾的就大大不同,娱乐性极高,大抛笑弹,炸X人不偿命!怎么说,台湾乃是亚洲综艺泰斗,一人(日本)之下,万人之上。我记得往年的台湾倒数节目可长达7、8小时!但绝对无冷场,我保证!
年初一早上,拿了第一封红包(也称压岁钱),是母亲大人给的。薄薄的一张,ok la, 别嫌了!然后,又要劳烦遥控器啦!虽然家里没安装ASTRO,但是还是蛮多节目看的。一整天都一直呆在家,很奇怪吧!每年都是这样,无异。今年买了仙地,菊花和冬瓜茶。过年必定肥,花生、礼饼、蛋卷、巧克力等致肥零食全都往肚里送。哪会不肥呢?晚上,母亲罢工,到外吃饭,“打边路”。RM18.80/pax,别误会不是任你吃,吃到饱那种。It comes in one set....那是我吃过最多青菜的火锅,不值得!
初二晚餐就到了“棒园”用餐。点了泰式鸡、瓦煲豆腐、还有。。。。忘了。。。啊!金香螃蟹!金香螃蟹味道很开胃,够辣,够刺激!但是吃螃蟹本身觉得好麻烦。。。就这样四人共吃了近一百七十元呢!不过还真的食到吮手指!
好了,不写了,肚子饿了!下来的都只有吃的罢了,哈哈!没啥特别。毕竟我全家都很爱吃、也很会吃哦!
祝愿各位:身体健康,心想事成,鼠年行好运!
除夕当天接祝福简讯接到。。。。当然也转发简讯转到手软。早上替427洗了个靓澡,准备迎接新一年的到来。我才不会把它送去给人家洗呢!自己洗较干静,而且会被砍菜头的!坐地起价,至少增加两至三元。然后,再做最后一次的打扫包括扫地,抹地,吸尘等。。。母亲大人一大清早已埋头在厨房里准备团圆饭的佳肴。洗、切、焖、煮、炒、煲了一番,团圆饭及时在中午十二时前大功告成。今年,有鸭(冬菇焖鸭)、虾(番茄虾)、猪(海参焖猪肉)、春卷、菜(芥兰花+蒜)和药材清汤。
其实大致上每年的团圆饭都大同小异,今年不同的是把鸡换成了鸭。往年也有试过“围炉”但是需要准备很多材料,太花时间以及不符合经济效益呢!哈哈。。。虽说过年一定要吃鱼,年年有余,但一向来我家从不如此。晚上时间当然是守在电视机前,观看各地的倒数新年节目。看了台湾、香港、中国及新加坡的贺岁节目,个人比较偏爱台湾的。原因,新港的没突破,太过沉闷,没新意。中国的更加枯燥,民族舞、民族歌,闷嘞!台湾的就大大不同,娱乐性极高,大抛笑弹,炸X人不偿命!怎么说,台湾乃是亚洲综艺泰斗,一人(日本)之下,万人之上。我记得往年的台湾倒数节目可长达7、8小时!但绝对无冷场,我保证!
年初一早上,拿了第一封红包(也称压岁钱),是母亲大人给的。薄薄的一张,ok la, 别嫌了!然后,又要劳烦遥控器啦!虽然家里没安装ASTRO,但是还是蛮多节目看的。一整天都一直呆在家,很奇怪吧!每年都是这样,无异。今年买了仙地,菊花和冬瓜茶。过年必定肥,花生、礼饼、蛋卷、巧克力等致肥零食全都往肚里送。哪会不肥呢?晚上,母亲罢工,到外吃饭,“打边路”。RM18.80/pax,别误会不是任你吃,吃到饱那种。It comes in one set....那是我吃过最多青菜的火锅,不值得!
初二晚餐就到了“棒园”用餐。点了泰式鸡、瓦煲豆腐、还有。。。。忘了。。。啊!金香螃蟹!金香螃蟹味道很开胃,够辣,够刺激!但是吃螃蟹本身觉得好麻烦。。。就这样四人共吃了近一百七十元呢!不过还真的食到吮手指!
好了,不写了,肚子饿了!下来的都只有吃的罢了,哈哈!没啥特别。毕竟我全家都很爱吃、也很会吃哦!
祝愿各位:身体健康,心想事成,鼠年行好运!
February 6, 2008
倒贴福字的传说
每逢新春佳节,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、墙壁上、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"福"字。春节贴"福"字,已是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。据《梦梁录》记载:"岁旦在迩,席铺百货,画门神桃符,迎春牌儿……";"士庶家不论大小,俱洒扫门闾,去尘秽,净庭户,换门神,挂钟旭,钉桃符,贴春牌,祭把祖宗"。文中的"贴春牌"即是写在红纸上的"福"字。
"福"字现在的解释是"幸福",而在过去则指"福气"、"福运"。春节贴"福"字,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,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,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。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,干脆将"福"字倒过来贴,表示"幸福已倒""福气已到"。
"福"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。明太祖朱璋当年用"福"字作暗记准备杀人。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,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"福"字。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,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"福"字。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,竟把"福"字贴倒了。第二天,皇帝派人上街查看,发现家家都贴了"福"字,还有一家把"福"字贴倒了。皇帝听了禀报大怒,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。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,忙对朱元漳说:"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,故意把福字贴倒了,这不是"福到"的意思吗?"皇帝一听有道理,便下令放人,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。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,一求吉利,二为纪念马皇后。
民间还有将"福"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,图案有寿星、寿桃、鲤鱼跳龙门、五谷丰登、龙凤呈祥等。过去民间有"腊月二十四,家家写大字"的说法,"福"字以前多为手写,现在市场、商店中均中出售。
February 5, 2008
新年赠橘
广东地区流行着新春佳节互赠橘子的风俗,这个风俗是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紧密相连的。在民间,人们习惯上把橘字写成桔字,而桔字和吉字又很相近,新春时节民间用橘子相互馈赠以求吉利,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大吉大利,小小的橘子也就成了人们的护身符。
在广东的海丰,小辈给长辈拜年时要以叩头作揖贺年,而长辈就用红纸包着钱或拿柑橘赏给小辈。与中国各地的风俗一样,小辈向长辈拜年是向长辈致敬,长辈自然要犒赏小辈. 至于用什么食物赠给小辈,自然是要选择孩子爱吃并且有吉利意义的物品,于是,橘子便被选为这种有特殊意义的食品了。至于赏赐红包,则是让孩子们自己去买些他们爱吃,爱玩的东西,这是后来为简化手续而变化的,虽然意思相同,但还是不如传统的送个橘子更有意义。
在潮州,人们把柑橘叫大桔,它的谐音又是"大吉",因而,到亲戚家贺年都要带柑橘,主人就拿自家的大桔和贺客带来的互换,以便互尽好意,各得吉祥。假如新春佳节期间甲家的孩子打了或骂了乙家的孩子,甲家必须送一对大桔去赔礼,而甲家的爸妈也不责备自己的儿童;乙家的人接受了大桔,也就原谅了甲家的孩子。这说明乙家遭受了不吉祥的打架,甲家赔礼以吉祥献给乙家,就可以使乙家和乙家的孩子今年没有不吉利的事情发生了。
February 4, 2008
年画
过年,人们除了贴春联,剪窗花外,还喜爱在客厅里、卧室中挂贴年画。一张张新年画给家家户户平添了欢乐的节日气氛。
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,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,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。年画,也和春联一样,起源于"门神"。春联由神荼、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,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。
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,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,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,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《福禄寿三星图》、《天官赐福》、《五谷丰登》、《六畜兴旺》、《迎春接福》等彩色年画、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。
最早的年画是南宋《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》木刻年画,画的是王昭君、赵飞燕、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。不过我国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《老鼠娶亲》的年画。这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。其画构图生动活泼,热闹非凡。此画曾给鲁迅先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。正如他说的那样,这幅寓教于乐的《老鼠娶亲》,不但唤起成年人的兴趣,对儿童的艺术感染更为强烈。
民间流传新年除夕之夜是老鼠娶亲的吉日良辰,人们要放一些食物在床下、灶间,算是送给鼠新郎的礼物,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。有些老奶奶在临睡前常逗孩子说:"快把鞋藏好,别让老鼠偷走当花轿了。"此话即源于此。因此,年画《老鼠娶亲》特别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。
民国初年,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。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。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,以后发展成挂历,至令风靡全国。
February 3, 2008
扫尘
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,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"迎春日",也叫"扫尘日"。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,北方称"扫房",南方叫"掸尘"。在春节前扫尘,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。每逢春节来临,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,清洗各种器具,拆洗被褥窗帘,洒扫六闾庭院,掸拂尘垢蛛网,疏浚明渠暗沟。大江南北,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、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。
有趣的是,古时有关扫尘的由来,却有一个颇为诡异的故事。传说,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,他像影子一样,跟随着人的行踪,形影不离。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、爱搬弄是非的家伙,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,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。久而久之,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,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。一次。三尸神密报,人间在诅咒天帝,想谋反天庭。玉皇大帝大怒,降旨迅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,凡怨忿诸神、亵读神灵的人家,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。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。玉皇太帝又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,凡遇作有记号的人家,满门斩杀,一个不留。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,乘隙飞下凡界,不管青红皂白,恶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,好让王灵宫来个斩尽杀绝。
正当三尸神在作恶时,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,大惊失色,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。于是,想出了一个好办法,于腊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,到除夕接灶前,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,哪户不清洁,灶王爷就拒不进宅。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,清扫尘土,掸去蛛网,擦净门窗,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。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,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,灯火辉煌,人们团聚欢乐,人间美好无比。王灵官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,心中十分奇怪,便赶回天上,将人间祥和安乐、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玉皇大帝。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,降旨拘押三尸神,下令掌嘴三百,永拘天牢。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神搭救,才得幸免。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、赐福张祥,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,直忙到大年夜。
"腊月二十四,掸尘扫房子"的风俗 ,由来已久。据《吕氏春秋》记载,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。按民间的说法:因"尘"与"陈"谐音,新春扫尘有"除陈布新"的涵义,其用意是要把一切"穷运"、"晦气" 统统扫出门。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。
February 1, 2008
拜年
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,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,旧称拜年。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:拜年是向长辈叩岁;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。现在,有些机关、团休、企业、学校,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,称之为"团拜"。
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,是人们辞旧迎新、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。 古时"拜年"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,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、祝贺新年如意、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。遇有同辈亲友,也要施礼道贺。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。初一早晨,晚辈起床后,要先向长辈拜年,祝福长辈健康长寿,万事如意。长辈受拜以后,要将事先准备好的"压岁钱"分给晚辈。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,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,互道"恭喜发财"、"四季如意"、"新年快乐"等吉祥的话语,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。
古时,倘或坊邻亲朋太多,难以登门遍访,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,称为"飞帖",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,上写"接福"两字,即为承放飞帖之用。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; 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、贺年卡,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。
大约从清朝时候起,拜年又添"团拜"的形式,清人艺兰主在《侧帽余谭》中说:"京师于岁首,例行团拜,以联年谊,以敦乡情","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,饮食宴会,作竟日欢"。 随着时代的发展,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。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,又兴起了电话拜年、电邮以及简讯贺年等等。
Subscribe to:
Posts (Atom)